Tel No. (+86) 010-65299555

新闻中心

中国交通报: “千里眼” 摸清底数 抗灾害有备无患

2021-01-08

与人口普查查准查实家底类似,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先进技术,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2020 年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10月2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 2020 年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专项试点工程。

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公路承灾体数据信息核查项目南方片区联合体中标单位——国交空间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联合项目组,为 12 省份试点市县开展技术培训、现场采集调研、组织 公 路 地 质 灾 害 调 查 与 识 别 研 讨会、制备南方片区试点县高分遥感影像、研发自然灾害风险公路承灾体核查及评估软件、采用遥感调查和现场调查技术开展信息核查,保证公路承灾体风险普查数据准确。

地方数据采集准确高效

崩塌、滑坡、泥石流、沉陷与塌陷……怎么识别,有什么调查方法?

项目组召开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与识别研讨会,邀请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讨论及经 验分享,最终达成共识: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调查方法应该包括资料收集和地面调查。“我们把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与识别技巧,融 入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试点普查的培训工作中,提升普查人员的地质灾害识别能力和灾害综合监测能力,提高地方数据采集工作质量。”国交空间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伦说。

1名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这样的组合在现场核查工作中是最为常见的搭档。现 场采集,技术人员足迹遍及广西南丹县、江西兴国县、四川金堂县的公路路线、桥梁 、隧道、公路高边坡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点。他们一边收集调查区气象、水文、区域地 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公路工程运营管理和养护、已有的地质灾害、水旱灾害调查评价等基础资料,一边进行地质调绘,详细查明崩塌、滑坡、泥石流、沉陷与塌陷、水毁高风险灾害点的特征、规模、稳定性、威胁对象、发展趋势等内容;同时,对初评为高风险点段的风险等级进行验证并校核,保证风险点等级划分标准一致。

遥感技术实现智慧核查

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会发生什么样的灾害?交通路网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是回答这三个问题。传统技术手段存在监测覆盖能力差、成本高、效率低、漏洞多等问题。本次普查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充分发挥“千里眼”——遥感技术广覆盖、高效率、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从技术角度上破解普查难题。

国交空间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协调卫星数据资源,先后获取南方片区涉及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 37 个试点县 高 分 光 学 遥 感 数 据 共 15 万 平 方 公里。通过数据处理、图像对比、灾害研判、信息提取与解译、综合制图、报告编制等流程化工作,识别崩塌、滑坡、泥石流、沉陷与塌陷、水毁等不同类型灾毁空间分布、规模及关键属性信息,为高风险点的核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极大减少人工现场勘察工作量,优质高效完成核查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随着雷达遥感卫星技术的不断成熟,通过雷达遥感来监测自然灾害、形变沉降可以对传统的业务方案进行有效补充和升级。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传统的 SAR 遥感技术与射电天文干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遥感方法相比,InSAR 技术可监测或识别出潜在或未知的地面形变信息,能够对大范围、大区域尺度上的地质灾害进行早期识别普查并监测,对地质灾害普查与后续防控治理有重要意义。

针对南方片区特别是西南省份地质结构复杂、灾害频发、致灾区域分布广泛、路网安全维护难度大等特点,联合项目组制定了基于 InSAR 的地面形变监测技术实施方案,并在试点县中选取地质灾害典型地区——贵州省遵义市作为雷达遥感调查示范区,为综合判断上报数据和初评结果是否准确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大幅提高了核查效率。

上报准确和核查准确同样重要。为真实准确掌握地方上报的灾害风险普查采集数据,联合项目组开发了自然灾害风险公路承灾体核查及评估软件,协助数据核查专业人员对普查上报的灾害风险点数据进行批量、智能数据质量检查,大幅度提升数据检查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 2021 年全面实施灾害风险普查,开展数据审核、评估、灾害风险核查等工作,掌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相关数据和灾害风险底数奠定工作基础。

目前,南方片区试点县(市)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下一步,项目组将继续加大人员和技术投入,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完善试点工作成果,优化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应用方案,确保公路承灾体风险普查数据质量,为全国公路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推广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相关新闻